聊聊成长

人总是会变的,从幼稚到成熟总不是一瞬间的事情,而是经历了一件件或好或不好的事情,在摸索中变得如今这个样子。

很奇怪,好像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要如何好的与自己的情绪相处,当然,还是有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——不要想那么多就好啦,人嘛活着开心才重要。我自然是不敢苟同此类观点的,若世界上只剩下了开心,那就没有悲伤这一说了,我是说,世界上的一切相反的存在其必须要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的。就像阴阳,若无阴就无,阳“孤阴部生,独阳不长”说的就是这样一个理。

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

最好的方式是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,这是和它相处的第一步,就是承认它,若没有悲伤,又怎能衬托出我们的开心呢?

现在,我们一起念:我看到你啦(负面情绪)这个负面情绪可以是任何你当下有的情绪,比如:难过、悲伤、失落、愤怒、慌乱、着急、担心、恐惧等等,总之,要用一个尽量准确的词描述当前的情绪,千万不要用我不开心来代替,因为那样是概括的,不准确的。

我看到你啦:难过、失落

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正在经历一件让我感到难过的事情,可我忽然试了下这个练习,发现还挺有效果,于是就顺手写下了这些方法,我想,只有情绪被看见,才是化解的最好方法 了。

创伤

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:一件事情,比如别人大声说话,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轻微的觉得烦,可好像对你来说,这种场景让人感到的是强烈的情绪,这种特定事件引发的强烈反应就是创伤,可能是童年的某次经历,让你有了不好的体验,从而有了遇到这种事情的下意识反应。

来说一个我自己的吧,我其实非常害怕被孤立、丢弃,所以每当我遇到类似的事情,总会觉得无比难过,好像天塌了,我的情绪非常强烈,强烈到有了一些躯体反应,别不信,情绪是会影响身体的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我的解决方法是不去揣测他人,也不去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儿是把焦点放在当下,明白事情有事情自己的原因,明白这已经不是童年——虽然我也不曾记得我的童年发生了什么。

转移注意力真的管用

我以前对转移注意力是非常抗拒的,我觉得那等于逃避,可实际上并不是,有时我们遇到的事情给我们的情绪反应过于强烈,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思考,我们就需要让它的强度若下来,从而给理性部分留下余地,不作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,也不伤害他人和自己,这时候可以找一件事去做,我知道这很有难度,但当你开始做第一步的时候,你就开始自救了,一定要是你感兴趣的事情,不然你会越做越烦的。比如我喜欢写点什么,我想结果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很享受。

如何呢?又能怎

单一纯在歌手2025第四期直接来了首李白,那样的潇洒,让人听了很有精神,虽然这首歌争议很大,但一手作品。总有人喜欢或不喜欢,这没什么的。我们一起欣赏下

其中有一段说:区区三万天,试试又能怎
?如何呢?又能怎!如何呢?又能怎
!如何呢?又能怎!如何呢?又能怎!

是啊,如何呢?又能怎!这句话如果你尝试念出来,发现它其实带着一种非常潇洒的魔力,遇到事情不防问问自己:如何呢?又能怎!

不要被结果控制

不知道你发现了没,我们很多时候觉得难受是因为事情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,或是别人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做,可人是个体,且我们生存的环境也要靠多人协作,所以人是个体,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,我们的提醒也好,希望也好,不过是在表达自己,别人有不接受的权利,当你没那么在意结果,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,把该做的做了,剩下的就顺其自然吧!

以前vs现在

以前我非常执着于某个结果,现在逐渐想开了,结果这个东西其实是过程的附加产物,能达到想要的结果是惊喜,没能是常态,所以当一件事没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其实是非常正常的,以前总怕一件事情会引起蝴蝶效应,说白了就是怕一件小事发展成大事,首先可能性比较小,即使真的发生了,如何呢?又能怎!过好自己最重要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